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暑期班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3-08-31 09:55:59
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暑期班顺利举行
8月28日-30日,由极地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暑期班顺利举办。本次暑期班历时三天,围绕“极区空间天文观测研究”为主题圆满完成以线下和线上授课为主、参观极地科普馆和“雪龙”号为辅的教学活动。
自然资源部极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雷瑞波、极地中心业务处副处长姜鹏出席暑期班开班仪式并发表致辞。本次暑期班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天文台、挪威奥斯陆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授课,授课内容涵盖极区空间物理,极区探测仪器,南极天文和空间碎片观测等方向,来自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暑期班。北京大学的宗秋刚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目前我国在南北极已经建设的观测台站和观测手段以及最近的极区空间物理和南极天文取得的科研进展;极地中心的田启国和姜鹏老师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南极天文选址、内陆科考的趣事和空间碎片观测的进展;上海师范大学的杜伟杰老师介绍了LCT亚毫米探测技术的进展;上海天文台的张辉老师介绍了利用南极昆仑站的巡天望远镜搜寻系外行星的研究工作;同济大学的韩德胜老师为学员详细介绍了日侧极盖区极光的观测研究进展及极盖区极光统一模型的内容;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Robert Rankin教授介绍了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的极光粒子加速过程;中国科技大学的申成龙老师讲解了日冕物质抛射及其空间天气效应;挪威奥斯陆大学的金亚奇老师介绍了GNSS卫星系统在电离层研究上的应用;山东大学的张慧老师介绍了地球日侧瞬态现象对磁层-电离层的影响;北京大学的乐超和何建森老师分别讲解了地磁亚暴对环电流的贡献和日球层系统的内外边界的研究工作。
28日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极地科普馆,了解我国极地科考的历史和建站历程,近距离观看了各种极地动植物标本、陨石、冰山镐、极地队员服装、“雪龙”号船体模型等。29日下午,同学们乘坐大巴前往曹路院区参观了“雪龙”号,张旭德船长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雪龙”号的探极历史和科考任务,引导同学们参观了学术报告厅和实验室等。
同学们参观极地科普馆
同学们参观“雪龙”号
此次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暑期班的成功举行,既向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员们介绍了极区空间物理和天文学最新的观测研究进展,又展示了我国极地科考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此外还培养了同学们对极地研究的兴趣,为未来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参与国家极地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