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天机”,中国南极航空气象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4-03-04 16:47:40
把握“天机”,中国南极航空气象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日,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前方传来消息,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顺利完成了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所有飞行任务,正在转场离开南极。
南极天气多变,观测资料少,预报难度大。中山冰雪机场所在的位置“天然”存在一个地形槽,且交替受到极地高压和绕极气旋的影响,兼具海洋和陆地的气候特征,天气变化快,预报难度大。尤其是对威胁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活动的重要因子:云和区域降雪预报,更是对气象保障的重大挑战。本次航空气象保障是我国第二次完全由国内提供航空气象保障任务,也是首次与国际考察站有合作的保障任务。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在已能够提供中山站区域的航空气象预报,并可为其他国家在南极的航空活动提供气象支持。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承担本次航空气象预报工作,并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常规航空预报要素中增加了“表面对比度(Surface Contrast)”和“垂直清晰度(Horizontal Definition)”的预报项,极大提高了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对南极现场天气状况的直观了解。同时,本次考察期间首次建立与格罗夫队、泰山队的航空气象保障联动机制,为后续在南极内陆开展航空活动的气象保障打下坚实基础;多次与澳大利亚凯西站交换航空气象预报和观测资料,顺利保障中方人员进出南极的通勤活动;与澳大利亚莫森站、日本昭和站、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以及俄罗斯站新拉扎列夫站、挪威特罗尔站充分沟通天气信息,同时为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提供航空气象预报保障,依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飞行方案,确保重大国际合作“环”计划的顺利实施;多次为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和俄罗斯进步站提供机场气象预报,并作为其备降机场。我国极地航空气象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已获得国际的普遍认可,未来将逐步建立极地航空气象相关标准、规范,不断汲取国内外航空气象预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为我国极地航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
图1 “雪鹰601”安全着陆画面
图2中山冰雪机场单点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图3南极海平面气压场图
图4南极普利兹湾850hPa气象要素分布图
图5 预报员在航前例会讲解航路天气
来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